我的第35馬 (跑鞋第23馬) 2018 臺灣國際馬拉松in新竹(2018/10/21)
兩年前因中了腳底筋膜炎後,平日無論在竹22練跑或馬場上都改穿Y拖來恢復,也開始體驗12場標馬Y拖的跑步人生。可能自己對Y拖高步頻跑法頗為適應,PB也慢慢地從3:44推進到3:19。但隨著跑量的累積及腿部肌肉的進化,尤其這次在跟漢森課表時,明顯發現光靠Y拖跑法很難安全及完整的吃下菜單。
於是在每周三個質量課表上(Speed or StrengthTempoLong run)決定就改穿回跑鞋,而Easy Run依舊維持Y拖模式,至今執行了11周,在跑步的經濟效果感覺也不錯。就利用這回台灣國際馬拉松的機會,大膽的改穿跑鞋來試試吧!
#開學馬賽前計畫 -> Negative Split
1. 前21K Long run 配速 (4:54/km)。
2. 22K-31K Tempo run 配速 (4:31/km)。
3. 32K-42K Tempo run on/off 各3K 。
成績03: 19: 19、總排名 15、分組排名 7
#前21K(101:22, 4:50km) 後21K(97:25, 4:38km)
#跑鞋模式適應不錯也順利達標並撿到分7!
#嘗試新補給方式 (GU*5 + BCAA*3)
1. 賽前1-3天肝醣超捕法
2. 賽前20分鐘一包強效型能量膠
3. 10K後才進補給站,之後每5K進一次(只喝運動飲料)
4. 10/20/30/35K GU能量膠(含40mg咖啡因)*1,15/25/35K BCAA*1